中国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13

2018-04

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

新闻来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日期:2018-04-13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中铁四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
张 河 川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对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将彪炳史册。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局各级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以党的十九精神为统领,精心办好企业自己的事情,奋力开创建设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局党委迅速组织开展了学习宣贯活动,及时下发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宣传提纲》和《实施意见》,召开了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办了领导干部制度化培训专题报告会、组织全局收看了国资委和股份公司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视频报告会。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局党委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全局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当前,全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氛围愈加浓厚,效果也不断显现。大家都在认真学、深入学、扎实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领导干部要做带头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模范,今天我在这儿和大家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分享认识和体会,以期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努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系统、准确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下面,我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和企业实际,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讲两个方面内容:

    一、认真学习和全面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我们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学懂弄通、理解内涵、把握实质,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突出把握以下八个方面重点: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主题和主要成果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68个字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有四层意思: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集中出现在媒体上的高频词。这是在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二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在郑重宣示,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到2020年我们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完成这个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这是指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四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要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之后,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是指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的主要成果有四句话的评价比较集中:一是十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二是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宣言书;三是大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主心骨;四是修改后的《党章》是我们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指南针。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概括起来是: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再一次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是全面规划部署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章修正案的内容和意义。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充分吸收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我们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维护党章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党章体现到党的各项工作和党员行动之中。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要深刻领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进党章。这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是十九大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是十九大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2.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三是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开新局、谋新篇,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3.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每一个明确都非常重要,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涵,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4.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主要有14条。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14条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完全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可以说,前者侧重于理论与思想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方针和策略的实践要求,这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

   (三)深刻领会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报告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深刻总结了过去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这是十九大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对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因为这5年,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更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突出,可以说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为什么说是开创性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介绍几组数据。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年均增长7.2%。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300万人以上。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就我们四局来说,这5年的发展变化也是巨大的,从双超500亿到现在的超千亿,局在股份公司系统的标杆地位更加巩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在两大铁路建设总公司乃至五大中央建筑企业的二级企业中位居前列。这得益于党和国家为我们国有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内外部环境。

    第二,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5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用“九个明显改变”精辟地概括了这些历史性变革,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深刻。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所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3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比如,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导致党内问题越积越多,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严厉整治“四风”问题,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严肃查处了一系列重大腐败案件。中央的决定十分英明、果断、及时,深得党心民心,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拥护支持,为我们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工作思路、改进领导作风、净化政治生态,提供了遵循,创造了条件。

    再比如,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存在的许多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党中央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实现了人民军队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

    第三,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回顾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给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启示有三条:一是党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5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敬业履职、勇于担当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同志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二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论的重要依据,也是贯穿报告全篇、具有统领性作用的重大理论创新亮点。这里,首先要注意把握几点:第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简单的说法,而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判断,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第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而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意义上提出来的。第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仅是从党内国内发展来考虑的,而是从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大格局来分析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分别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中国给全球解决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三个层面进行了概括。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一是新时代有新起点。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启并奠定基础的,是由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带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新时代有新理论。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产生了新理论,新理论指引着新时代的新实践。这个新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新时代有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从现在到2020年的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步走”的安排,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描绘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

    四是新时代有新变化新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五)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有三点: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

    深刻认识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第一,关于社会矛盾变化的表述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提法改变,而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第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短期概念,而是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第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就是“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六)深刻领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设想,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既要明确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重点,也要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战略谋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十九大报告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总体要求,又明确了重要的着力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九个字是我们在决胜期的重要方针。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报告突出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七大战略。二是报告突出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只有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做好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这个时期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历时30年左右。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表述调整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是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的增加了“美丽”二字,着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二是把“国家”改为“强国”,提升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内在要求。

    报告对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只作原则性展望和要求,不提“翻番”类指标,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不提GDP“翻番”目标,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七)深刻领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出了许多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创新举措,这里提纲挈领讲一些重点内容。

    1.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经济建设的部署,要注意把握好报告当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方位的重大判断。新时代是对我国发展新方位的判断,这句话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方位的重大判断。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清晰地指明了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三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解这一要求,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组关键词:坚持“一个方针”,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求我们不能只看重发展速度,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推动“三大变革”,就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这三大变革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就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构建“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是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两个力”,就是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2.政治建设方面,强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习领会报告对政治建设的部署,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里面作出了非常深刻的论述。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二是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三是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3.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意味着把文化提到道路、理论、制度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报告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4.社会建设方面,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我们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要深刻领会报告提出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求,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决不能好大喜功、邀约民心。

    5.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提出大政方针,作出重要部署。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要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八)深刻领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报告总篇幅是3.2万字,党建部分占了4100多字,占了整个篇幅的1/8,可见分量之重,而且党建的内容不仅体现在党建部分,在历史使命、基本方略等方面都强调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1.要清醒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

    2.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总要求是由六个层次构成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条指导方针,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条工作主线,就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加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既表明了我们党的自信,更表明了我们党作为世界最大执政党的历史担当;一个总体布局,就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总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管党治党的根本遵循。

    3.要全面落实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部署了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落实好这些部署要求,结合我局干部队伍和党建工作实际,这里重点强调三件事: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第一条,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时时处处事事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办好央企,做好我局的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落实好干部标准,把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按照具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个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同志们,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报告结束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八个字,与报告开篇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前后呼应,一脉相连,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使命与担当,也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可以说这16个字直达人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在行动,贵在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密结合股份公司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我局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使命、胸怀大局、勇于担当,努力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二、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把我局建设成为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

   (一)增强政治意识,把握企业发展科学方向。抓落实、促发展,首先要增强政治意识,把握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股份公司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特大型综合产业集团的奋斗目标,我们也提出了把中铁四局建设成为行业领先、客户推崇、伙伴信赖、员工幸福、广受社会各方尊重的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目标,明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的政治站位、什么样的责任担当、什么样的工作思路、什么样的重要举措、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继续前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多年来,无论是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分析形势,还是谋划工作,我们都始终与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保持了高度一致。充分体现了局党委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统揽全局的政治定力和攻坚克难的政治担当。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股份公司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关于国有企业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国资委和股份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企业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坚定发展信念,牢牢抓住历史新机遇。党的十九大深刻分析研判了国家当前的总体形势,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总体战略,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新型城镇化、高速铁路、智慧交通等新业态,推进基建项目投融资改革等新模式,为建筑业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要想抓住战略机遇期,必须牢固树立五个意识:一是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始终保持改革创新、勇于争先的工作劲头,坚持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补齐短版,努力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松劲懈怠、求稳怕乱、差不多等思想问题,切实破除发展上的自满、改革上的畏难、创新上的短视、管理上的不合时宜等问题,做到不因过去成绩而自满,不受传统思想所制约,不唯既有经验所束缚,不以固有模式所局限,不为小富即安所止步。二是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和雄安新区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型城镇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轨交通以及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交通等新业态,推进基建项目投融资改革等新模式带来的历史性战略机遇。三是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力推进区域经营,着力打造承包经营、投融资经营、资产经营、项目运营管理经营以及各级各板块各单位经营分进合击的立体多维大经营格局,加强与各级政府、央企、银企、保企之间的战略合作,充分挖掘企业经营潜力,努力为经营开发拓展空间。四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自我加压,进一步量化细化分解企业“十三五规划”、股份公司第四次党代会以及局第三次党代会、年度工作会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制定更加积极的挑战性指标和与绩效考核分配紧密挂钩的推进保障机制,做到各项指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全力以赴“保增长”。五是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围绕建设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目标,突出建筑主业、坚持相关多元,持续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走出去”战略,切实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科技实力、核心竞争力。全局广大干部员工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牢牢抓住这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坚持质量优先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深化改革。我们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苦练内功、精细管理,切实把企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显著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一是要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基建主业转型升级,把主要资源向国家积极推动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前瞻性产业集中,向建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基建主业的升级版。二是要着力加强基础管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推进企业管控流程梳理和再造,特别是要继续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管理实验室活动,建立系统、科学、实用的标准和制度体系,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三是要着力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推进扁平化管理,明确各层级主体责任,理清各层级职能分工,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关系和经济关系,整合专业化资源。四是要着力调整优化人员结构。严格控制员工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加快经营管理、专业技术、职业项目经理、国际化、党群工作、高技能人才等六支队伍建设。五是要着力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改进流程和方法,持续优化,强化预算执行分析管控和考核评价,强化预算的战略引领、价值导向和经营管控功能,充分发挥预算对生产经营关键指标的预警作用。六是要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集约和共享意识,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消化负量上下真功夫,持续抓好成本管控,“两金”压降,清收清欠、企业压减等工作,全面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优化债务规模与结构,审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全面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资产质量。七是要着力防范和化解企业各类风险。进一步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和法人治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董事会把方向、决大事、控风险的作用,切实加强子企业的规范运作和有效管控。进一步加强企业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对风险识别的前瞻性、风险把控的全面性、风险处置的科学性,严控企业投资风险、债务风险、安全质量风险、境外经营风险、融资性贸易风险以及其他重大风险。

   (四)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突出创新发展理念的首要地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个根本论断,着重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创新真正落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努力实现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攀升;要加强行业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对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突破和掌握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加快重大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大重大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力度,推广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先进实用技术,实现低能耗、高附加值、集约化发展;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营造鼓励探索、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国家级专家、省部级专家、大师工匠,形成高素质的人才梯队;要加强经营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新的商业业态,形成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业务模式、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使企业在建筑全产业链更具优势、更具价值、更具竞争力。

   (五)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骨干作用。有担当才能干事业,尽责任才会有成就。中铁四局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留下了广大党员和干部员工履职担当、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坚实足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很多工作相比过去难度更大,但惟其难,才考验水平、检验能力、衡量担当。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各级党组织要从严选拔、任用和考核干部,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对领导干部既要从严管理又要关心爱护,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坚持抓好“五管”、把好“五关”,管原则、把好导向关,管标准,把好资格关,管程序,把好规则关,管机制,把好政策关,管监督、把好调整关。要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积极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氛围,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的“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知责明责、守责担责、履责尽责,强化使命担当,集中精力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好,党员和干部职工队伍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企业才会欣欣向荣。多年来,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特别是自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局形成了正风肃纪、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大气候。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少数单位党组织还没有主动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起来,存在责任意识有差距、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各级党委、纪委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企业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积极主动面对和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廉洁风险,切实抓好抓实党的基础性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发展环境。各单位党组织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严格按照股份公司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重点要在不敢、不能、不想上狠下功夫”,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紧密围绕管住权力这个核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约束,着力构建不能腐的保障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着力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知敬畏、明纪律、守规矩,始终做到警钟长鸣。

   (七)坚持文化兴企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与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宣传工作管理理念、机制、模式、能力、手段和技术已经不适应工作要求;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我们企业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绝大多数员工由过去劳动密集型变为管理技术密集型、生产一线作业层由员工为主变成农民工兄弟为主、业务由国内向国外市场延伸。我们要着重在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把培育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打造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重要命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企业核心价值观熔铸、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日常管理等各方面,转化为广大员工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实施文化强企战略,持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拓展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中铁四局“勇于争先、永不满足”企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坚定广大员工的文化自信。要弘扬现场思想政治工作“上桥头、进洞口、下工班、到宿舍、连网络”的优良传统,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进项目、进工地、进班组、进头脑,引领员工群众在事关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则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开展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真正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要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加强企业新媒体建设,创新传播手段,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讲好企业故事、传递好企业声音。要开展好“中国好人”“四个100”“安徽好人”、股份公司“四个十大”“最美中国中铁人”等典型选树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形成学典型、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八)心系员工群众,深入推进幸福企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对改善民生领域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员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员共同富裕。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中铁四局建设成幸福企业的目标,与党中央的精神高度契合。我们要全面落实依靠方针,充分尊重员工主体地位,发挥员工首创精神,保障员工各项权益。要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落实员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开展各种群众性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强职工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员工荣誉感和自豪感。要进一步推进幸福项目部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幸福企业测评体系,多维度健全完善关爱员工服务体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员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切实加强幸福企业建设。

    同志们!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更加坚定地解放思想、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更加坚定地推进转型、更加坚定地创新发展、更加坚定地以人为本,不断实现企业综合实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科技创新、海外业务、幸福企业建设的新加强新突破,加快建设全面发展、全面领先、全球竞争的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员工的光辉业绩。